【天眼新聞】丹寨推全國首本“縣域旅游護照” 首日發行超10萬
發布時間:2022-07-04
線上觀景,線下打卡。7月3日,國內首本“縣域旅游護照”——“丹寨旅游護照”對外發布,上線首日即受到網友熱捧,發行超10萬本。
該護照由萬達新媒體部門策劃制作,丹寨縣文體廣電旅游局發布,以護照形式推出丹寨旅游新玩法。護照內包含丹寨必看、丹寨必玩、丹寨必吃和特色非遺等幾十個旅游打卡點,同時還可以通過慢直播實時看到丹寨美景,游客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免費領取屬于自己的一本丹寨旅游護照。
線上線下互動一種全新的旅游模式
疫情之下,旅游經濟復蘇進程緩慢,旅游消費意愿降低,旅游市場冷清。據文旅部數據統計,今年端午假期全國國內出游7961.0萬人次,同比下降10.7%,國內旅游收入258.2億元,同比下降12.2%。
因此,整個市場呼喚一種旅游新模式,打通線上線下,既可以解決疫情期間無法實地觀覽的遺憾,又能為日后出行滿足心愿而提供幫助。如此,丹寨旅游護照應運而生。
丹寨旅游護照是丹寨旅游線上線下互動全新玩法。一本丹寨旅游護照,可以帶游客線上暢游丹寨,一手掌握丹寨最全美景、美食、非遺體驗。游客線下打卡之后,可以上傳自己拍攝的美景美圖,寫上自己的所見所感,生成游記,完成一次從線上到線下的“到此一游”。
更難得的是,丹寨旅游護照實現了與丹寨慢直播小程序的一鍵跳轉,游客可以從護照端的靜態閱覽直接轉入小程序端的動態體驗,身臨其境,實時沉浸于丹寨的日出日落、春花秋月,將丹寨美景美食、風土人情一網打盡,真正實現線上線下上天入地的全面打通。
丹寨縣此時推出線上旅游護照,被業內評價為“拒絕躺平、主動求變”的典型代表。在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看來,丹寨最近推出的丹寨旅游護照數字藏品、云旅游慢直播平臺、AI變臉為丹寨代言等系列策劃都讓人耳目一新,很有借鑒意義。
戴斌說,今天發行的線上“丹寨旅游護照”在全國也是首創,借用護照形式集中展示宣傳丹寨旅游,既做到線上傳播,又可以線下旅游打卡,是線上線下融合推廣旅游的一次創新嘗試。
契合新需求助推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
疫情沖擊了旅游業發展,同時也加速了旅游業供給端轉型升級的步伐,互聯網的賦能給旅游業帶來新思路。
今年五一假期,恰逢第五屆丹寨杜鵑花旅游節召開。從4月27日至5月4日,在萬達新媒體部門策劃支持下,丹寨推出了24小時“丹寨八景”全景慢直播,8路慢直播+1路移動慢直播,通過萬達集團視頻號或者小程序“云慢游”平臺,就能足不出戶飽覽云上丹寨的苗鄉風情,沉浸式體驗包括“高要梯田”“星空民宿”“云上茶園”等丹寨八景。
隨時隨地,隨心所欲,“丹寨八景”慢直播讓游客真正享受一個閑坐家中三五日,心游萬里不知遠的獨特假期。上線半個月,共有來自全國18個省份的近300萬游客線上觀賞,全網播放量達2.1億人次。
其爆紅的背后,是丹寨自然人文風情的誘惑,更是特殊時期云游新玩法新模式的成功。央視新聞頻道《新聞直播間》欄目重點報道丹寨八景“慢直播”,稱丹寨“慢直播”是云旅游的創新探索。
“內容為王、體驗為王,主題游和定制游這一類細分市場將會成為新的強勁增長點”,在文旅業專家、易居克而瑞旅游地產事業部總經理胡曉鶯看來,中國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。
從慢直播云旅游到線上旅游護照,胡曉鶯認為丹寨的一系列做法契合了當下微旅行、慢休閑和深度假的市場新需求,本質上助推了國內旅游供給側改革,為國內旅游業提供了新思路。
“讓客戶有充分的了解過程、充足的體驗空間,仿佛身臨其境,心生向往,也能激勵游客前往丹寨線下打卡,提高線上到線下的轉化,為疫后蓄客、全面開放做足準備,可以說是一種創新突圍之舉。”胡曉鶯表示。
以丹寨旅游護照里的必吃美食為例,金何馬肉館、何氏辣雞面、侗嘎佬酸湯魚、龍泉山苗王魚、卡拉村斗雞肉、排牙稻田魚和排左鮮雞湯,光聽名字已足夠令人心馳神往,在用戶心里瘋狂種草。